www.3u8n.qqv
添加时间:以下是经于学军本人确认过的演讲全文:下面我围绕论坛主题,以“中国银行业发展面临的环境问题”为题目,谈一些个人的体会和看法。中国自2000年加入WTO以来,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为界,经济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之前,中国保持了巨大的比较成本优势,发达国家纷纷将生产制造业转移至中国,在全球范围遂形成“中国制造”、“中国价格”等概念。这个阶段,中国外贸进出口大幅增长,顺差直线上升,每年外汇储备大量增加,社会流动性呈现出持续过剩的局面。我认为,这是中国经济增长、技术进步、经济结构调整最好的一个时期。在这个阶段,无论是企业、政府,还是百姓个人,都显示出蓬勃向上的活力,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金融危机爆发之后,随着中国推出“四万亿元巨额投资计划”以及货币信用的大规模扩张,外部国际环境和内部政策环境均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外使中国的比较成本优势逐步消失,内部经济结构逐步扭曲,经济的失衡现象越来越突出。我们现在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提出的“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客观上也正好反映了这个阶段我国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来看,主要表现为:
“实际上,双方虽然在1月表达了互相协作的意愿,但在当时振兴集团方面的主导下,佳兆业(集团)仍实质掌控了(广东)双林的经营权,也为现在的情况埋下了伏笔。”12月18日,一位了解振兴生化的人士说。振兴生化两方股东之所以如此在意广东双林的经营权,根本原因在于其系上市公司目前最为核心,也是企业主要经营业绩来源的子公司。
综上,有关中国银行业面临的发展环境问题,我简单归纳如下: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十年来中国货币信用发生了巨额扩张,形成巨大的潜在风险。随着美联储货币政策的不断收紧,外部的国际货币环境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在内外部环境的约束下,中国难以进行更大规模的货币信用扩张,强监管、严调控应是未来的常态。在这种形势下,中国银行业有可能正面临着新一轮大额不良资产暴露的局面。因此,如何在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同时,又可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应是中国银行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我相信,如果这个问题能够解决好,那么中国经济增长必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公路运输是中国货运的主要运输方式,近五年来占比逐年提升,且公路运输货运量增速大于合计货运量增速。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货运量总计514.6亿吨,其中通过公路运输完成货运量395.9亿吨,占比达77%,占绝对领先优势。中国有超过3000万个韩松阔这样的卡车司机,有超过1600万辆中大型货车,在2019年的前九个月,奔跑了17.47亿辆次,运输了128.5亿吨货物。他们被称为“公路上游牧民族”。
大多数民营企业并没有现代管理制度,为存活而努力野蛮生长着,做大了很多是因为抓住了机遇成为残酷进化过程中的幸存者而并非出于设计,环境发生变化了存活压力就变大了,甚至历史上成功的经验会成为继续发展的障碍,所谓“成功是成功者的墓志铭”。大量的民营企业活不了几年就死去了,是市场正常的新陈代谢。
当时大家先是错愕,然后兴奋的鼓掌。那是一个“半夜吹口哨”、互相壮胆的时代。然而,华为人也明白:为理想而痛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看它终成笑谈。而刚起步的华为,招来的年轻人,大家都很“好面子”。江西生,现在的华为董事会秘书。20年前,他去拜访某县邮电局局长,推门进去之后,都不敢看对方,满脸通红地把材料放在桌子上,说:“局长,这是我们公司的介绍。”没等对方答话,就跑了出去。